English

网络:沟通出版者和读者的新桥梁

2000-06-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思远 我有话说

网络从多方面影响了出版业,一方面,它提供了从作者写作原稿到印制出纸质印刷品的无纸化实现手段,在电脑和网络上完成书稿的写作、编辑加工、复审、终审、排版、付印的各项工作,已无技术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借助网络,可以大大改进出版业的管理水平,书稿已完成哪些工作?编辑在干什么?总编辑完全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了解。但最令人心动的是网络给出版者和读者架起了一座桥,通过它我们可以大大改进今天出版业的宣传和发行,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图书流通不畅的顽疾。网络时代将赋予沟通出版者与读者联系以新的意义!

亚马逊之道

杰夫·贝佐斯是亚马逊书店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此前是华尔街一家公司的副总裁,负责寻找网络方面的投资机会。当他偶尔了解到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为2300%时,他决定再不在华尔街赚钱,到网上淘金。他发现网上销售将为图书零售提供全新的手段:(1)为读者提供的选择品种远远多于传统书店;(2)不受读者地理因素的限制,可以送达世界各地;(3)能在网上提供图书和音像制品的有关资料,以交互方式演示商品;(4)检索方便,读者可以根据书名、作者、主题及书评寻找图书;(5)网上销售的成本低于传统书店,从而使图书在价格方面具有优势;(6)运输简便,读者收货方便,图书可以放进家庭邮箱。

于是伟大的亚马逊网上书店便诞生了。大概是1995年7月,贝佐斯独自一人开着汽车,后备箱里是读者在网上订购的图书,往西雅图邮局寄发。现在,运输公司的汽车成排地停泊在两个上百万平方米的仓库前,每天晚上发出近500万美元的图书,亚马逊书店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网上书店。

卖书难难在哪里?

让我们再看看中国的出版业吧,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书荒现象已不存在,出版社多了书也多了,每个稍大的城市都有一座或两座图书城,规模各异的书店遍布大街小巷,业内人士于是说:图书过剩!

具体表现为,现在的图书品种越来越多,出版社的库存也越来越多,一家出版社拥有数千万元码洋的库存毫不奇怪。与此相反的是,图书的印数越来越少,一般都在6千本左右,而十多年前许多图书都在万册以上。目前,我国每年出书约12万种,实际能进书店的只有30%左右,剩下部分再加上历年的累积,构成了庞大的库存。

造成“卖书难”的原因是什么呢?问题之一是读者没有接触到有关的图书出版信息,即使了解到了也不一定能买得到。尽管现在传播业高度发达,但由于主要传播媒介电视的高昂广告价格,使得图书广告很少登上电视屏幕,而像《中华读书报》、《新闻出版报》等报刊上所登载的大量出版信息一般读者又很难接触到。另一个问题是图书流通渠道不畅。与卖书难现象并存的买书难现象并未消失。当然,今天的买书难已不是无书可买,而是比较明显地集中在读者所了解和希望得到的一本书,他并不一定能够找到,尤其是那些占图书品种绝大多数的一般图书。原因是多方面的:进货的原因;上市时间的因素等等。

沟通的新途径

当图书由匮乏演变为“过剩”之后,出版社在图书市场获得一份利益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就成了出版社之间进行全方位竞争的重要方面。

为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为他们提供尽可能详细的及容易获得的信息服务。网上服务仅仅是多种信息服务方式中的一种,但毋庸置疑它将有着最美好的前景。中国的上网人数正在向一千万逼近,而且互联网是无国界的,中国的上网者就现状而言,大多居住在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高的购买力,所以这是一群非常值得重视的图书购买者,何况其人数在不断膨胀;但现在利用网络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并未被出版社所重视,而是网上书店更被看好,但建立网上书店,并达到一定规模,受许多因素制约,其中有些并不是出版社所能左右的,如快速与廉价的运输和结算等问题。

这也不是说出版者建立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站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现行管理体制而言,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局或出版集团为依托建立网站较为现实,因为:一方面,有可靠的投入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多家出版社为依托,才有足够的信息保证建立和更新网上内容,包括一定的新书出版信息和一定数量的图书品种。若仅以一家出版社的信息为来源,将很难在网上有大的影响,而知名度在信息时代差不多是财富的同义词。

在具体的图书信息网站建设中,应学习亚马逊的先进经验,重视和鼓励读者粘贴书评和对作者的推介。读者自己对图书的评介往往比出版社的类似评价更有可信度。此外,出版信息网站的建设,出版社不仅要从形式和内容上重视,还应重视网站的形象宣传工作,提高网站的知名度。

载着亚马逊书店广告牌的汽车开到了许多美国书店的门前,上面写着:你还没有找到你要寻找的书籍吗?那就到亚马逊来吧!那么中国的出版业如何运用因特网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